澎湖盛产海鲜,其中土魠鱼(白金)、海菜(绿金)、紫菜(紫金)被喻为最上乘的「三金」美味,而秋冬季正逐渐进入土魠鱼的盛产期,全台各地都能捕到土魠。 澎湖的土魠鱼肉质鲜甜、海味浓郁,价格高昂,和一般小吃店的土魠鱼羹使用的廉价土魠鱼不同,市面上因此充斥着「假土魠鱼」。究竟「土魠鱼」有哪些种类?该怎么挑选分辨?
认识土魠鱼 土魠鱼泛指鲭科马鲛属的海鱼,又称「马鲛鱼」、「马加鱼」、「䲠鱼」,台湾沿海都有出产,以澎湖白金土魠最佳,是极受台湾人喜爱的年节鱼类,被列入十大美味鱼类之一。台湾的土魠鱼大致有以下数种:
台湾马加䲠
(学名:Scomberomorus guttatus)通称「斑点马鲛」,俗称「
白腹仔」、「
白北」,过去曾为澎湖白金土魠鱼种,后来经滥捕后产量下跌、品质下滑,「白金」头衔遂被康氏马加䲠取代。
外型:体背蓝灰色,腹部银白色,鱼身带有银白色与深褐色斑点,体长约70cm;和白金土魠非常相似,故常常被不肖商人假冒为「白金土魠」贩售。
食用:煎食或煮汤皆宜。
高丽马加䲠
(学名:Scomberomorus koreanus)通称「朝鲜马鲛」,俗称「阔腹」、「破北」、
「高丽䲠」。
外型:体长较短,体背蓝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褐色斑点。。
食用:体型大、鱼肉多,价格实惠,适合各种烹饪方式,煎食、煮汤或加工成鱼羹皆宜。
日本马加䲠
(学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通称「蓝点马鲛」,俗称「
马加剪」、「正马加鱼」、「
真马加鱼」。
外型:鱼身细长而侧扁,色泽银亮,背上有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体长可达1m,常被假冒为白金土魠贩售。
食用:可油煎、煮汤、做成生鱼片或盐烤,亦可加工成罐头。
康氏马加䲠
(学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一般称「马鲛」、「土魠」、「马加」、「䲠鱼」,
现今澎湖白金土魠鱼,品质上乘、价高,现在夜市小吃大多用「白北」及其他种类的假鱼来制备土魠鱼羹。
外型:鱼身侧灰绿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波形黑色横带,体长可达2.4m。
食用:煎食、煮味噌汤或加工制成土魠鱼羹、鱼酥。
中华马加䲠
(学名:Scomberomorus sinensis)通称「中华马鲛」,俗称「大耳」、「
中华䲠」、「疏齿」。
外型:鱼身侧灰绿色,腹部银白,成鱼体侧具不规则黑色窄横带,体长可达2m。
食用:煎食、煮汤,多加工成盐渍品或罐头。
真假土魠鱼分不清? 近几年,澎湖白金土魠鱼的名声响亮,许多不肖商人遂将台湾西北部产的、价格较低廉的其他种土魠鱼,及东南亚进口的冷冻土魠鱼假冒为白金土魠,转运到澎湖渔市拍卖,赚取差价暴利。
「石乔仔,假土魠」 坊间购买土魠鱼最常出现的「假冒者」就是俗称「石乔仔」的棘䲠。
棘䲠
(学名:Acanthocybium solandri)通称「沙氏刺鲅」,俗称「
石乔」、「竹节䲠」、「土托舅」。
外型:背部蓝绿色,侧边银色,带有深蓝色纵带,体长可达2m。 棘䲠外型酷似土魠鱼,鱼肉切片外观上更相近,但风味可说是天壤之别,土魠鱼的假冒鱼种就以棘䲠占最大宗,现今廉价的土魠鱼羹也是用棘䲠代替。
如何分辨? 【1】从鱼身外型来看,真土魠鱼身较椭圆扁平,体表颜色较深;石桥仔鱼身较细长,色泽浅。
【2】从嘴型来看,真土魠下颚厚圆,石桥仔嘴型上下显尖,这也是最好辨识的特点。
【3】从尾鳍来看,真土魠的鱼鳍呈现V型弧度,石桥仔的鱼鳍弧度较扁平。
如何挑买最佳的土魠鱼?
掌握当季最佳食用时期 秋冬季是土魠鱼的盛产期,从12月一直到隔年春节结束前最为肥美。此外,土魠鱼作为最受欢迎的「年节鱼」之一,越接近过年期间,价格也会提高,民众可以考虑提前购买放冷冻。
补捉方法有差异 捕捞土魠鱼有「流刺网」及「延绳钓」二种方法。延绳钓的土魠比较新鲜,鱼体无损卖相佳,价格较高;流刺网的土魠常会因收网时程耽误,鲜度较低,且鱼身易有套网造成的的伤痕。观察或询问渔家,就能更好挑选到品质佳的土魠鱼。
鱼身软硬度=新鲜度 土魠鱼的肉质具有「随着鲜度下降会渐渐变软」的特性,越新鲜鱼身越硬,放置或冷冻久了、流刺网捕捞的鱼身就容易偏软,挑选时可以轻触鱼背或鱼腹,确认鱼的新鲜度。
现今许多土魠鱼羹都是用价格较低的棘䲠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