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好帮手!认识台式Blue Cheese:豆腐乳

同样是发酵食品,豆腐乳就像是东方的Blue Cheese(蓝纹起士),如果Blue Cheese可以行销世界,那么豆腐乳也有机会登上国际舞台!现在就来看看台湾豆腐乳少为人知的美味故事。 关于豆腐乳 豆腐乳是利用曲菌或霉菌发酵的发酵食品,主要原料是豆腐块、盐、米酒,依制作方式,台湾豆腐乳可略分为外省眷村式(直接种曲)、本省式(间接醃制)两种。 外省眷村式
直接在豆腐块上「种」菌,经数日养菌后,再将长菌的豆腐块与盐、酒入瓮或入瓶发酵,属两段式发酵。 本省式
将培养好的米曲、豆曲,与豆腐块、盐、米酒混合入瓮或入瓶熟成,属一段式发酵;一般本省式作法是将豆腐块浸盐水「盐醃」、「蒸熟」(助杀菌及使豆腐乳口感更佳,有些会省略此步骤)、「日晒」(脱水助防腐保存),之后再将豆腐块加米曲、盐、糖入瓶发酵「熟成」,视是否洗曲又分为乾式、湿式。 一般来说,眷村式豆腐乳口感较绵柔,本省式豆腐乳豆腐块经盐醃脱水、日晒或烘乾,因此豆腐块较硬实。 怎么料理才美味? 外省式豆腐乳则适合调制酱汁,本省式豆腐乳适合入菜,如客家人常以豆腐乳拌炒龙须菜、空心菜,炖、煮料理时加一点豆腐乳可添天然咸香风味。除了中式吃法,也可大胆应用于西式料理如腐乳意大利面、腐乳沙拉,或豆腐乳取代起士、加蜂蜜制作腐乳披萨,也许有让人惊艳的中西混搭好滋味呢。  一窥眷村式豆腐乳制程 STEP 1 接种 将水分少的板豆腐块以适当间距、整齐排列于附着有菌丝的竹簳上,以刷子将竹簳上附着菌丝的刷下,均匀洒在豆腐块上。

「菌」是制作豆腐乳的传家宝,每次搬家或更换竹簳时菌丝都需一小段适应期,才能一代传一代,一但长出白菌丝后即成倍数成长。 STEP 2 培养
将豆腐块放到培菌室、盖上棉被,夏天吹冷气、冬天吹暖气,于摄氏25~28度间经36小时繁殖菌丝,长出雪花般白色毛霉菌菌丝如保护膜般包住豆腐块。 STEP 3 发酵
将豆腐块整齐排列于瓮中,并加入适当比例盐、米酒,经3个月发酵熟成。 STEP 4 装瓶
将熟成后的豆腐乳一块一块从陶瓮中取出装瓶,添加麻油、辣椒粉,制作成麻油豆腐乳、辣味豆腐乳。 台湾各地特色豆腐乳 豆腐乳美味与否是主观的,除了从观色、闻香、品味、口感等感官品评,更可科学化分析豆腐乳制作过程中食物化学变化,如:豆曲与米曲比例影响风味,颜色变红可能是加入糖的褐变。从不同地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乡土食材滋味,更可串连与土地的美味关系。

宜兰纯米曲发酵豆腐乳,农家自制豆腐乳比例最普及:一般是米曲与豆曲发酵,不过宜兰式酿造法是纯米曲发酵,且因气候潮湿,只在夏天制作豆腐乳,因此夏天游宜兰常见四方豆腐块在艳阳下做日光浴;此外,宜兰农家会自制豆腐乳的人多,豆腐乳代制工厂数量也多,是一大特色。
彰化纯豆曲发酵:彰化有全台少见、只用豆曲发酵,口味偏咸重、用来拌面的豆腐乳。 桃园大溪乌豆干闻名,也发展出豆腐乳系列商品,也是属本省式作法,各家米曲、豆曲比例不尽相同,米多较甜、豆多较鲜。另外,西螺酱油、高雄冈山豆瓣酱等豆制品产地也都衍生出豆腐乳商品。
加料豆腐乳:酿造过程中加料,让豆腐乳口味愈来愈多样,除了原味、辣味,也有麻油豆腐乳、红曲豆腐乳、辣豆瓣豆腐乳、梅子豆腐乳,及加了制作臭豆腐的臭卤制成的「臭腐乳」。
融入在地特色酒制作:一般用米酒,但也有用在地特色酒酿制,如金门有金门高梁酒豆腐乳、南投信义乡有小米酒豆腐乳,为豆腐乳添多样酒香风味。 豆腐乳的保存技巧 豆腐乳最怕受潮,因此舀取时一定要用干燥的汤匙舀取,开封后要放冰箱冷藏,通常可保存一年;若受潮长出白色或青色霉菌即表示坏掉了,不可食用。有些豆腐乳质地柔软易烂,刚较好是成块的,但之后会软化成豆腐花,但其实并非坏掉,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