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至少都可以拥有一道拿手的「炖锅料理」,例如
东坡肉、白菜卤、咖哩、
红酒炖牛肉、
马铃薯炖肉、
普罗旺斯炖菜等等,非常适合招待宴客,或在特殊节日上桌,简单便宜又能冷冻保存。不过无论西式还中式,炖煮料理都有共通的「料理原则」,才能做得好吃又健康喔!
完美炖煮 5 大原则 炖煮料理的门槛很低,一般人只有电锅也可以烹调成功,不过要做得色香味皆美,肯定少不了很多细节,必须遵守五大原则: ✔食材 炖锅料理的食材选择是让它成为全民料理的原因之一,因为可以选用廉价便宜的肉品,创造出不亚于昂贵部位的美味,相较起来更经济实惠,是适合任何人、CP值高的烹调手法。 主角→以肉品居多
本身
有着大量结缔组织的肉,例如猪胛肉、前腿肉、腹协肉(五花肉),或者牛肉当中的牛腱肉、牛颈肉、牛胸肉等等,口感生硬难咬,但经过68℃的炖煮,胶原蛋白会逐渐分解,变成柔软绵滑的「明胶」,把汤头精华吸进肉质纤维里,让原来缺少油花的肉品变得多汁软嫩,同时帮助油脂乳化,产生浓郁风味。 同理,高级细致的瘦肉就不适合拿来炖煮,例如鸡胸肉、牛菲力、猪里肌,因为肉质本身柔软,缺乏结缔组织,煮久了反而会流失水分变得干柴,浪费了原有的价值。 配角→注意口感并发挥创意
搭配肉品的配料不只是提供风味,也是决定口感的关键。
建议选用耐煮的根茎类蔬菜、豆类;叶菜类的色香与口感都容易被掩盖,要在最后下锅。除了常见的食谱组合,也可以发挥创意,例如咖哩放马铃薯会煮软煮烂,想要更有嚼感可以放入豆干,合乎原则又能体现在地特色。 ✔温度 上述提到结缔组织经过68℃就会转为明胶,炖煮时不需要特别高温,因为蛋白质超过70℃就会开始出水、硬化、变柴,
因此炖煮时要适当控温,或先把肉品或蔬菜快速煎炒上色,再加入高汤烹煮,避免直接加温使肉品温度上升太快。
另外,炖锅最完美的加热是均匀来自四面八方的热源,烤箱内部是最佳环境,不过台湾家庭很少有大型烤箱,都用电锅或瓦斯炉,因此可以选择导热均匀、深度足够的锅子。 ✔密封性
炖锅料理最关键的是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密闭上盖」,借此把所有风味锁在里头,除了在必要时加入食材与调味料。
选择一款密封性良好的锅具,例如铸铁锅、压力锅、珐瑯锅等等,减少开盖次数并且使用厚重的锅盖就能有效增加密封性;
如果使用烤盘慢炖,或者没有锅盖,可以用铝箔纸包紧封好。 ✔水分 炖煮最怕「干烧」,必须确保锅中含有足够水分,除了使用含水量丰富的食材制作「无水料理」,都会加水或使用高汤来融合所有食材的味道。
可以弹性使用照烧酱、昆布高汤、鸡牛高汤、鲣鱼露、汤用酱油、泡发干货水等等,
汤水量只要稍微盖过食材即可,加太多会冲淡主角的风味,反而变成味道混杂的「汤菜」。 ✔接触面积
平时料理都用一般刀具切肉切菜,不过使用「锯齿刀」来切,其实会增加食材表面积,增加与汤汁的接触,影响食材入味、吸收汤汁的程度,让口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