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一碗阳春面,有时可解乡愁;妈妈烩煮的杂菜面,充满无可取代的温暖。「面食」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与米饭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台湾常吃的4种面条 意面
台湾意面发源地在台南盐水,因在面粉内加入鸡蛋制成,使面条呈现鹅黄色『玉如意』般的光泽,而被称作『意面』或『盐水意面』;且因其为明郑时期来自福州的伙头兵所创,又被称为『福州意面』,特别的是在福州反而吃不到喔! 早期意面是添加鸭蛋,但鸭蛋品质不易掌控导致保存困难,后多改用鸡蛋,各家配方与鸡蛋比例不尽相同。制作时,以高筋面粉、盐、水、鸡蛋和微量碱先搅匀,再经机械和匀、压制、醒面与切割而成,但高筋面粉加鸡蛋、不易揉成形,因此压制需更大力道;因意面比其他制面耗力,传统手工制作时会不断发出『噫』的用力声,也有人戏称此为『意面』名字由来。
各面厂在切割面条前,会透过机械将意面压制成形,常见波浪状,也有扁直的意面。而意面最传统的吃法,只要稍汆烫、淋上肉燥,再搭猪肉片增加丰富度,就很美味。此外,台南特色的「锅烧意面」,其实是早期为方便久存,将意面下锅油炸定型,且含蛋比例更高,故面质炸后更膨胀酥松,烹煮会吸收汤汁,适合汤汁料理,如鳝鱼意面等。
这样煮更好吃! 烫意面要在大火滚水时下面,搅拌约1分钟起锅,才不会黏糊!传统干拌意面除了淋上肉燥,亦可搭猪肉片增加丰富度,或加入1小匙猪油来提味。此外,天然猪油可取猪五花肉油脂部分、切小块,放入干锅以小火加热,液状猪油会缓慢溢出直到脂肪块缩成干扁的黄色硬块即可。 阳春面
阳春面,又有人称「光面」或「净面」,也就是加了高汤、盐、少许葱花提味的「清汤面」。听长辈讲,阳春面原是上海最大众化的面点,因商家忌讳「清」、「净光」两字,便借古曲《阳春白雪》之名来形容此面之清简。 阳春面制程不难,好吃的阳春面面条偏乾,因此湿度控制很重要!以低筋面粉加点水、盐和匀的阳春面,三种原料比例成了每家制面厂的秘密武器。制作的另一重点在于「压制」,也就是传统的擀面,现在不少店家会以机器代劳,得反复将面条压扁成片状,再压至表面光滑,才能将面粉的筋度释放出来,吃面时才能感受到Q度!待切面机切出长度一致的面条后,最后再进行人工卷面。
一般阳春面还会加入些许碱,一来可保存较久,二来可与面粉中的酸做酸碱中和。无加碱的阳春面是所谓的「白面」,因此三天吃不完就得冷冻,Q度也不如加了碱的面条有咬劲,但面条香气更足又健康,有不少人特爱这一味。 这样煮更好吃! 煮阳春面开水要滚,面条先弄散、才能充分浸到水;判断煮熟与否,可先捞一条面折断,中央呈白色代表未熟透、呈透明色就熟了!起锅可用筷子上下甩一下,让筋度完全释放。达人提醒,阳春面煮久易软烂,建议煮水时加些许盐,一卷阳春面只要一茶匙盐,即便煮的时间稍长也可维持面条Q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