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台菜文化发展至今,已演变成一门饮膳艺术,若追本溯源,最初台菜走向精致化,和日治时期「酒家菜」的风情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酒家」其实指的是「高级台式餐馆」,料理精细讲究,是士绅官员们应酬的场所,一起认识看看台菜文化的渊源吧。
「酒家菜」
酒家菜是特定时空下的一种混血菜,可谓台菜结构中的重要基石。(资料照) 太平洋战争结束前后,物资缺乏,台湾尚未有像样的餐馆,亲朋好友来访,若不想在家款待,多去酒家;
酒家即是当时的高级餐馆,菜色融合了闽南、广东、日本料理,其中尤以
福州菜为主调。酒家大量使用罐头,或佐餐或调味;此外,也经常使用干货,如香菇、鱿鱼。 常见的酒家宴席菜包括冷盘类的
乌鱼子、九孔、
软丝、生鱼片、粉肝、烧鹅;热炒类的桂花鱼翅、油条炒双脆;汤品则有
鱼翅羹、鱿鱼螺肉蒜、蛤仔鲍鱼、冬菜鸭、鱼丸汤、猪肚红枣;此外,还常见
红蟳米糕、
红糟肉、鸡卷、金钱虾饼、
排骨酥…… 为了鼓励顾客多喝酒,酒家菜多油炸品,前述排骨酥之外,红糟三层肉、鸡卷、虾卷、爆鱼、爆肉、炸白鲳、炸溪哥、盐酥虾、炸溪虾都是。我爱吃的酒家菜包括「吟松阁」的鱿鱼螺肉蒜、
麻油鸡饭、
白斩鸡。
台湾的酒家文化 既是较具规模的餐馆,酒家遂成为社交场所,举凡官场酬酢、生意商量、是非公断,常以酒家做协调场所。1960至70年代,台湾的酒家文化最兴盛,北投酒家林立,吸引了许多企业大亨、黑道大哥来饮酒作乐。酒家菜源自日治时期,那时多伴随着人文风景,连横曾赞美当时的酒家富于诗意: 前年稻江迎赛,江山楼主人嘱装一阁,为取小杜秦淮夜泊之诗。阁上以绸造一远山,山正为江,一舟泊于柳下。舟中一人,纱帽蓝衫,状极潇洒,即樊川也。其后立一奚奴,以手持桨。楼中有一丽人,自抱琵琶,且弹且唱。远山之畔,以电灯饰月,光照水上,夜色宛然。而最巧者则楼额亦书「江山楼」三字,一见而知为酒家。是于诗意之中,又寓广告之意,方不虚耗金钱。
日治时期台北最出名的酒家是江山楼
酒家总是带着浓厚的日本味。日治时期台北最出名的酒家是江山楼,1921年吴江山独资创立于大稻埕。1923年出版的《台湾旅行案内》描述大稻埕是台北新兴的商业区,乃「米与茶叶交易的核心地带,砖造的大型商店栉比鳞次,充满异国情调」;1939年出版的《台湾观光の栞》也强调大稻埕的异国氛围,是「具有特色的大市场,不消说鱼鸟兽蔬菜类,草根木皮、杂货店栉比,饮食店散发美味奇特的香味,大大刺激食欲」。在日本人的眼中,当时的台湾混合了汉民族和西洋文化,江山楼就带着这种混血氛围。
当时江山楼是台北最顶级的餐馆,亦是权力、情色、文化交织的场域,出入无白丁,多为殖民政府高官、商贾地主、墨客雅士;经理郭秋生即非等闲,他在193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主张建立台湾话文,也参与创办《南音》文艺杂志。 江山楼之所以声名远播,一开始是接待1923年来台的皇太子裕仁(后来的昭和天皇),当时担任烹调者在一周前即须隔离,斋戒沐浴,食材则由总督府调进部精选;当天的菜色包括
雪白官燕、金钱火鸡、水晶鸽蛋、红烧大翅、八宝焗蟳、雪白木耳、
炸春饼、红烧水鱼、
海参竹菇、如意煲鱼、火腿冬瓜、
八宝饭、
杏仁茶。后来日本皇族来台,都到江山楼用餐,从此巩固其「皇室御用达」餐馆的地位。横路启子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指出,
酒家菜之形成,是台湾人内化了殖民帝国的饮食观,欲区别「支那料理」而出现。
酒家菜代表:鱿鱼螺肉蒜
鱿鱼螺肉蒜。(EZTABLE提供) 这是台湾常见的年节汤品,是节庆、办桌的佳肴,多出现在交际应酬的场所。此汤曾经是贫困年代的高档菜肴,后来经济起飞,追求食材高昂的时尚,鱼翅、
鲍鱼成了讲排场的新欢。
鱿鱼螺肉蒜是典型的台湾酒家菜,主角为
鱿鱼、螺肉和蒜苗,鱿鱼用干货,干鱿鱼之味才隽永;螺肉选用罐头制品,「欣叶」台菜行政总主厨陈渭南认定,此汤成功关键在所建用的螺肉罐头,他推荐日制「双龙牌」。干鱿鱼以阿根廷公鱿鱼较佳,肉厚,味浓。蒜苗以过年前后的青蒜最好,取其纤维较细,香味亦较佳。 常见的配角有红葱头、排骨、猪肉、香菇、萝卜、芹菜等等,也有人会加入栗子、芋头、笋、虾米。过年前后,正逢芥菜盛产,用芥菜心煮汤,有一种清爽之美。
做法是...
剥去干鱿鱼外皮,泡盐水至软,剪成条状。
蒜白和蒜绿分开处理:蒜白切厚斜片,备用;蒜绿切段,过油。
先用米酒、淡色酱油、五香粉、地瓜粉抓醃排骨或猪肉,猪颈肉尤佳;再油炸排骨、芋头至透。
我有时并不油炸,排骨汆烫后,直接入滚水中煮半小时。
起滚水锅,煮排骨、芋头、猪肉片、蒜绿及调味料。另起锅,以热油爆香红葱头,滤出。
接着炒香鱿鱼、香菇之属,再加入蒜白拌炒;最后倒入汤锅中所有材料及螺肉罐头,一起滚煮,调味,倾入红葱头。
罐头里的螺肉汁偏甜,可斟酌做为高汤的一部分使用。
这是一道酒酣耳热时喝的汤品,非但不排斥人工甘味剂,反而大胆运用;常用的调味料包括蚬精、白胡椒粉、鲣鱼粉、香菇精、味霖等等。我对罐头食品殊乏好感,螺肉罐在这里却表现了罐头之美。 干鱿鱼是典型的干货美。很多海味晒干之后,仿佛变身成了另一种食物,散发出新魅力,其风味远非鲜货可比,如干贝、鲍鱼、海参、鱿鱼、乌鱼子…… 因为是传统酒家菜,带着酒家菜血统的餐馆都能煮出一锅好的鱿鱼螺肉蒜,那汤中有一种风尘味,滚沸著寻欢作乐的氛围,适合边吃边听江蕙的台语歌,亦适配饮高度数烈酒,吃喝之间油然升起江湖好汉的气概。 此汤上桌时,通常会架在小瓦斯炉上保温续煮,煮的过程,鱿鱼不断释放出海味,愈煮愈有滋味。仿佛是一则隐喻。它集合了多种食材的香味,层次丰富,既有海味之鲜,又具陆味之腴,味道甘美而温暖,厚实,悠远。
酒家菜代表:
佛跳墙
佛跳墙堪称福建的首席名肴,用料讲究,工序繁复。主料有鸡、鸭、羊肘、蹄尖、蹄筋等等约二十来种,辅料包括香菇、竹蛏、鹌鹑蛋等等达十余种。
年节必吃的佛跳墙是代表性的酒家菜。(资料照)
做法是...
先分别烹制所有的材料,如排骨、芋头先油炸,鱼翅、海参先发好,鹌鹑蛋先煮熟,猪脚、猪肚先烧卤……
再用熬出的鸡汤加绍兴酒注入瓮内约九分满,慢火细炖或隔水蒸煮。
烹调器具以瓷瓮为佳,需大而深,窄口宽腹,瓮口以荷叶密封,隔水蒸煮约一小时,成品酥软味腴,香气馥郁浓稠。
佛跳墙的起源 发展至今一百多年,佛跳墙材料迭有变化,丰俭随人。虽仅一百多年,起源却众说纷纭,其中之一,传说有个乞丐,将讨来的残羹冷炙,在某佛寺墙角升火烩煮,香味飘散,诱引寺庙内的和尚忍不住翻墙过来索食。 比较可信的是清光绪年间,一福州官钱局官员在家宴请福建按察使周莲,主料为鸡、鸭、猪等约为十多种,用绍兴酒坛精心煨制而成。周莲品尝后赞不绝口,问及菜名,该官员说该菜取「吉祥如意、福寿双全」之意,名「福寿全」。周莲遣家厨郑春发求教于官员内眷,并加以改进。 郑春发可谓闽菜奠基者,他在光绪30年(1904)独立承接了「三友斋」并易店名为「聚春园」,即以福寿全一菜而轰动榕城,慕名来品尝者众。此菜上桌启坛时,鲜香味触动了一位秀才的灵感,即兴吟哦:「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佛跳墙」之名流传天下。另一说,「福寿全」的福州腔似「佛跳墙」,遂以讹传讹至今。 附会的故事虽未可信,仍有几分道理。林文月认为乞丐烩煮残羹冷炙的传说,正好表现佛跳墙的烹制特色:各味分散,汇聚而隔水蒸煮;若同样的素材同锅烹煮,效果全异。 这道菜初始不算热门,梁实秋说他到台湾之前,从未听说过。佛跳墙清末渡海来台后,融入台菜,声名大噪,面貌却不复闽味:渐无鸡、鸭、羊肘,转而加重海味分量如干贝、鲍鱼、鱼皮,辅料则常见金针菇、大白菜、枸杞、桂圆等。 佛跳墙集山珍海味于一瓮,象征丰富圆满。瓮里动辄超过二十种食物,它们都捐弃自己独特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如众声交响,相得益彰,展现杂烩美学之极致。(全文出自
自由时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