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柿饼为什么特别有名?全靠「这阵风」!

秋天到了,柿子红了,也代表制作柿饼的季节到来,台湾许多地区都有生产柿子,但制作柿饼的产地却集中在新竹新埔,这是为什么呢?跟着生活周报来一探究竟。 台湾名物故事—新埔柿饼 说起秋天代表性的水果,柿子总是名列前茅,柿子除了直接吃之外,制成果干的柿饼,也是许多人难以忘怀的滋味,而新埔柿饼可说是台湾柿饼代表,也是远近驰名的地方名物。在过去运输与冷藏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运用盛产的水果制成果干相当普遍,但
为何柿饼就属新埔生产的最知名?这要从新埔当地的地形与台湾特有的气候现象「九降风」说起。
柿饼和新竹新埔几乎画上等号,人们到新埔不只会买柿饼,更会走进柿饼农场参观制造过程,亲身感受孕育柿饼的环境。 地方文史工作者黄有福说,新竹县新埔镇旱坑里一带为纵谷地形,「旱坑」顾名思义是「没有水的小溪」,且纵谷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当秋天的九降风(东北季风)沿着纵谷吹拂时,带来了「天干物燥」的有利条件,这正是柿饼制作的关键;家族居住在旱坑里已久的吕理鉴也提到,制作柿饼最怕空气湿度增加,而当地较少起浓雾,因此9月中旬到隔年1月底都是生产季,过去新埔及周遭乡镇也是柿子的产区,品种以石柿为主,原料不虞匮乏,双重条件奠定了新埔柿饼的基础。
但随着经济起飞,新竹许多柿子产地改种价值高的梨子,原料短缺,新埔在1980年引进了牛心柿制作,虽然甜度比石柿稍低,但果实较石柿大,故卖相讨喜,产地来自苗栗与嘉义番路、竹崎等地;之后于1990年有从台中东势引进形状如毛笔头的「笔柿」,笔柿造型特别,制成柿饼后,糖结晶比另外两种柿种明显,促成了产品的多样化。 游人到新埔不只可以购买柿饼,还能参观制造过程,业者过去「只把柿饼当商品卖,现在则是让柿饼增加教育意义」,造就了新埔地区观光农业的繁荣,也让新埔柿饼的地方名物地位益发稳固。 柿饼制程大公开

1

将7∼9分熟的柿子清洗后,除去果梗、萼头,以机器初步削皮后,再由人工进行细部削皮。

2

削皮后的柿子送入炭烤室烘烤约2个半小时,让表皮形成保护膜,日晒时可以防苍蝇,亦有类似催熟的作用。

3

将炭烤后的柿子放在室外日晒,依天候与品种约7∼9日不等,并在第4天开始每天以人工辗压柿子,使水分排出到表皮,增加Q度。

4

日晒的第7天起开始进行整型工法,以手工将柿饼捏成扁度相近的形状,并筛掉坏品与形状不佳的产品,最后将柿饼推进杀菌室3个钟头去除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