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油封方式,锁住鲜味的鳀鱼罐头。(图/Pixabay)
中元普渡、鬼门关祭拜时,方便好兄弟带着走的供品--罐头,可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采购选项,一般人多半认为罐头是万年食品、不会坏,是因为含有高量防腐剂,卫福部
食药署就在官网解密罐头制作过程,并提醒民众挑选罐头要把握「三心二意」原则,以及开封后务必更换容器并尽快吃完,才能吃得安心。
看更多>> 中元普渡要准备哪些供品?摆放顺序、祭拜时间都有禁忌
罐头保存原来如此 市售罐头食品可以贮放1~3年不会坏,但外包装却标示「未添加防腐剂」等字样,究竟为什么呢?
罐头食品制作,首先将原料经由清洗、蒸熟、装罐、填油后,再经真空封罐与高温高压杀菌,腐败菌被杀灭了,自然就不会坏,少了腐败菌,也没有必要再添加抑制微生物生长的防腐剂,因此,只要经过充分杀菌,保持密封的罐头食品,就不需要冷藏或添加防腐剂。 金属罐头会吃进重金属?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蔡敏郎教授指出,金属罐、玻璃罐、杀菌软袋包装等罐头食品,在食用安全性方面都具安全性,都能够安心食用。常见的金属罐有镀锡马口铁罐和铝罐,常应用在腐蚀性强的食品,且罐内多会使用环氧树脂等涂层做为保护,将食品与金属罐身隔开,因此,不必担心吃罐头食品的同时会吃下重金属。
罐头挑选看这里 食药署也进一步提醒,民众选购罐头食品时,要特别注意
「三心二意」原则,「三心」是买得开「心」、身「心」健康、吃得安「心」;「二意」则是注「意」罐身及注「意」有效日期。包括以下两大辨识方法: 金属制罐头食品 若有
卷封不良、生锈、罐盖或罐底有膨胀或凹陷等现象,主因可能来自罐头经碰撞产生破损或凹陷,空气进入内部导致细菌产生密封不完整的情形,罐内食品有微生物滋长的风险,建议不要购买也不要食用。除了检查外观,蔡敏郎教授提醒,消费者可透过敲击罐身确认罐头的内部情况,若内部变质而有产气现象,敲击声会较为空洞;开罐后,可再观察罐头内的食物、汤汁是否有变色或不正常的沈淀现象?若有则不建议食用。
罐头若有膨罐、生锈、变形或腐蚀的情形,表示罐内食品可能已变质或腐败。(图/食药署官网) 玻璃制罐头食品 通常瓶盖处有「真空安全钮」的设计,购买时可以试压瓶盖,若发现瓶盖浮起并且按压有声响,表示玻璃罐内并不是真空状态,不要购买及食用。
选购玻璃包装罐头时,务必按压瓶盖处「真空安全钮」确认无浮起且无声响。玻璃罐头开封后未吃完,可旋紧盖子冷藏保存,但也建议尽快食用完毕。(图/本报资料照) 另外,许多人认为罐头食品放冰箱不会坏,其实
罐头食品解除密封状态后就失去了「防腐」特性,加上没有盖子包覆,若再与金属容器开口接触,即使在冷藏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化学作用而变质。食药署提醒,罐头食品开封后最好尽快吃完!
剩余罐头内容物也要置换于保鲜盒、碗等其他容器,再放到冰箱中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