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包!没买淡水鱼酥等于没去过淡水?

许多人到了淡水必定会买包鱼酥回家,请亲朋好友品尝,也代表了到淡水一游的象征。在家吃鱼酥的同时,也一起探索淡水鱼酥的故事吧! 台湾地方名物—淡水鱼酥
无论是住在台北还是其他地方,学生时代到淡水郊游几乎是每个台湾人的共同记忆,到了淡水除了逛老街、访古蹟,临走时买一包鱼酥回家也很常见。 淡水在1950至1960年代仍是平凡的港口城镇,有为数不少的民众靠著打鱼为生,每天捕捞上岸的渔获总有一部分是不具高经济价值或是鱼肉口感稍差的杂鱼,在冷冻设备还未完全普及的年代,直接利用杂鱼做成加工食品是最具经济效益的做法。 杂鱼以「狗母梭」为主要鱼种,鱼肉打成鱼浆制成鱼丸,或是将鱼去头去内脏后打成鱼浆,就以地瓜粉进行裹粉后油炸,成为鱼酥,但此时的鱼酥是做为「鱼酥羹」的食材使用。当时贩售鱼酥的店家集中在中正路上福佑宫附近和对面的市场,除了鱼酥,也贩售鱼丸等鱼类加工品。
淡水的定番代表零嘴:鱼酥。 淡水区公所文史顾问苏文魁提到,过去都是用无密封的纸袋装鱼酥,自然无法保持油炸物的酥脆口感太久,到了1960年代末期,真空包装开始兴起,鱼酥的酥脆才开始能长期保存并方便携带至外地,今日人们所熟知的鱼酥才逐渐成形;而在生活圈紧密的淡水,其中一间商店开始以真空包装鱼酥,其他店家也很快效法。 到了1970年代,「淡水一日游」的风气开始兴起,以学生为主力的族群到淡水郊游,喝鱼丸汤、买包鱼酥回家与亲友共享,也是学生能力所及,更奠定了鱼酥做为淡水名物的地位。 1980年代,淡水渔业没落,鱼酥业者的鱼料来源开始不侷限在淡水,开始向外取得鱼货,随着淡水观光兴起,店租上涨、店面空间有限,过往在店铺里制作鱼酥的生产方法开始受到挑战,有些品牌开始在郊外另辟工厂制作,但仍有在店铺后方制作的店家,也有单纯转为进货批发的商号;目前尚在制作鱼酥的品牌约有4~5家,并增加不同口味,呈现多样的面貌。 制程大公开

1

鱼肉绞成鱼浆后,与面粉、盐等配料混在一起揉成面团。

2

面团放入机器压制成长条状。

3

人工将不合尺寸的鱼酥半成品挑出后,将符合尺寸的鱼酥放入油锅中炸。

4

需要两次的油炸才能制成酥脆的鱼酥,第一次炸是让鱼酥成形,放凉后第二次炸是产生酥脆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