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夜里,来上一碗暖汤,好吃与否已不重要,喝在嘴里、暖在心里才是真理!
这次邀请到
饮食作家──
陈淑华,放下笔杆、执起汤勺走入厨房,煮一锅暖汤,说一段汤与家人的故事。
温暖人的其实不是热汤,是做菜人对家人的爱 陈淑华表示,
燖台语唸作「tim」,即
隔水加热的烹饪手法,而
燖鸡汤也被视为燖补,属于冬天喝来补身体的汤,在自己的家乡彰化,向来以姜、米酒为底,将鸡、鸭、甚至火鸡等家禽,用麻油煸(炒锅放少量热油,将食材快速翻炒至熟)过后,先放入内锅,再放入铸铁做的外锅 (台语称生锅senn-ue)隔水加热来炖补汤。 陈淑华说,早年物资匮乏的年代,自家宰杀家禽进补可是大事,大多会前夜先将米或糯米泡胀,以备杀鸡鸭之时承接其血,制作米血糕。燖补时便将它放置在锅内所有食材的最上层,利用炖汤时的热气半煮半蒸熟之,而在陈淑华的田野访查里,也有人将猪板油或网纱油覆蓋在鸡或鸭肉上的作法,一来可保温、二来是利用油脂温润肌肉纤维较粗,口感带涩的家禽如鸭肉。而
最后再捞起汤上头的油脂拌上面线吃。
陈淑华说电宰鸡肉比从前市场现宰卫生干净,却少了承接鸡血制作米血糕的乐趣。
现燖鸡多以电锅完成,陈家的燖鸡虽保有古法,但上头摆放米血糕,倒有用其吸走鸡汤上油脂的用意。而这种好不容易找到,不加凝结剂的米血糕,口感扎实,是令人怀念的古早味。 说起母亲在厨房的身影,陈淑华说,妈妈总是手脚明快,炖汤时却格外有耐性。这道传承自妈妈的燖鸡,在彰化时是冬至才做的「大菜」,后迁居台北时,发现北部人都在立冬进补,遂入境随俗衍生出立冬、冬至都要召集全家回家喝汤的习惯。对陈家人来说,想起汤头的滋味,母亲的笑容就会浮现,燖鸡早已不再只是冬令进补,更像一家人团聚的仪式般重要。
丰富的油脂与鸡汤,是传统台湾家庭冬季补身的共同回忆,往往与妈妈味画上等号。
私房暖汤DIY!
米酒少许、中药材包1包
鸡血糕或猪血糕适量
将鸡肉与中药材洗净。
中药材包的内容,可依自身喜好口味进行调整。
内锅依序铺上中药材、鸡肉,倒入米酒,再加水至淹过食材,并将内锅放进外锅。
内锅最上层铺上鸡血糕,于外锅加水至淹过大半内锅锅身,阖盖用大火煮至沸腾。
可在外锅垫日历当沸腾的缓冲,避免内外锅不停撞击。
转小火炖至鸡肉软透即可起锅。
时间长短因口感喜好而定,时间短肉有嚼劲、长则鸡肉尝来软嫩,鸡汤上的鸡油可舀出,另煮一把面线伴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