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粄条、麻糬!客家米食文化有这些故事…

提及客家料理,通常会立即联想到咸、香、油三大特色,然而每种饮食特色势必有其道理及文化,客家人爱物惜物,对于美食的态度也一样,从传统客家妇女传承下来的一道道智慧结晶,其实背后都藏着故事! 客家美食文化—米食 早期客家人多务农,由于耗费体力,因此三餐都离不开米。除了单纯食用白饭外,也将米磨成浆制成不少以米为原料的食品,包括常在正餐之间当做点心的「米筛目」;或是农历春节才会出现的「甜粄」、「发粄」、「菜头粄」等。
菜头粄:早期客家族群多居山区,稻米产量有限,会用杂粮加米浆做成芋粄、南瓜粄等,入冬收成萝卜后,便会制作菜头粄,到过年时即可团圆享用。
发粄:在来米浆加二号砂糖、黑糖,制成Q弹香甜的发粄,是过年或扫墓祭祖时的应景美食。 婚丧喜庆或庙会拜拜,则会齐力打制大量的米齐粑;如遇喜事或拜神,就要制作「红粄」或「龟粄」;一年之中,若家中有小男丁诞生,则会在农历正月十五制红粄,称为「新丁粄」;此外还有类似碗粿的「水粄」、有如汤圆的「雪圆」,以及最令大众熟悉的「粄条」等。如此多元的米食文化,不但显示客家妇女手艺之精巧,也点出了客家饮食中对于「吃饱」的重视。
雪圆:以糯米制成的另一种点心,不管家中有喜,或冬至、元宵都会吃到,甜咸皆宜。 客家粄条 说起客家料理,相信许多人直接联想到「粄条」,不管用炒的、烫的、煮的,各有风味。炒粄条绝不可缺少红葱、猪油、虾米、香菇。「咸、肥、香」是传统客家料理的特色,即便到了重视少油、低盐的现代,香气仍是客家菜的灵魂,因此爆香成了炒粄条时最重要的步骤。
一般来说,南北粄条做法略有差异,北部粄条以新竹新埔闻名,将在来米磨成浆倒在平板上,蒸熟切成条状,由于以纯米制作,所以有股米香。南部粄条则以高雄美浓出名,会在米浆中加一点太白粉或番薯粉,因此口感较Q,由于成品状似手帕、毛巾,又称粄条为「面帕粄」。其他以在来米制成的米食还有发粄、菜头粄等,常出现在过年的餐桌上,象征好采头。 米齐粑
米齐粑(客家米麻糬) 米齐粑一般又称
客家米麻糬,将蒸熟的糯米放进木臼或石臼里,用杵反复搥打而成,早期在客家庄,每逢婚丧喜庆,左邻右舍都会到家中拜访,众人一起出力制作、一起分享米齐粑,同时也建立起村民之间的默契。最常见的吃法是将米齐粑分小块后,直接蘸花生粉。
从擣米齐粑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客家人之间的默契与凝聚力。 早期在客家农业社会,还会将米齐粑揉成圆扁形,并在中间压一个凹窝,与黑糖姜汁一同盛入碗中,再撒上一点花生增添香气,即为农忙时正餐之间的常见点心,由于米齐粑漂浮在黑糖姜汁的样子,与农田里群牛泡水消暑、只露出头与背在水面上的情景相似,因此便称之「牛汶水」。 猪笼粄 其实就是俗称的「客家菜包」,由于在客家先人的眼里,菜包造型与关猪仔的猪笼颇为相似,因此有了这个有趣的名称。猪笼粄外皮由糯米制成,包入由萝卜丝、香菇、猪肉、红葱等爆香的内馅,再放到月桃叶上蒸熟,香气诱人。彩色的外皮是现代人发挥创意,将红曲、南瓜等食材与糯米浆融合,制成缤纷的猪笼粄。
猪笼粄(客家菜包) 客家菜非常有创意,一样食材百样变化,光米食的种类就变不完;举例客家汤圆,不但分有包馅和没包馅,而且吃咸、吃甜皆宜,甜食以黑糖和姜下去煮,补血又御寒。 另外一样馋人滋味,是客家人都不一定吃过的米食甜点──锅巴团子。以往煮饭都用大灶升火煮,因为火候控制不易,所以锅底一定会煮出锅巴,客家人会用锅铲将锅巴铲起集中,然后加一点水、一点糖,将锅巴再炒软,徒手从锅中捏起已成块的锅巴,掐成一团一团就成了小孩最期待的甜点。